https://mercati-settimanali.it/Milano/,這個網站有米蘭所有菜市場的地點與時間。快查查你家附近何時何地有市場,去逛一逛吧!

菜市場觀察

米蘭菜市場裡的攤販和台灣的差不多,有蔬果、肉、熟食、麵包、日用品、衣服、鞋子、花卉等。和台灣比較不一樣的就是有乳製品攤(各種起司)與醃漬品攤。

目前我去過的米蘭菜市場都不是固定的建築,而是在車流較少的街道兩旁或是一大片空地(平時是停車場),攤販們將貨車停好,就可以準備開店做生意了。基本上每一攤都是一台大貨車的大小,海鮮、肉、熟食、乳製品、醃漬品的車子就是攤販本身,老闆會在貨車裡處理所有事。蔬果攤販則會排出多張桌子,將商品整齊地排放,有些甚至還會特地布置攤位。

比較特別的是,蔬果大多不能自己挑選,而是告訴老闆你要什麼品項數量要多少(例:番茄1公斤)。其實我滿不喜歡這個做法,因為有些老闆會故意給有撞傷或瑕疵的蔬果。之前我和斯洛伐克室友去逛市場,她動手挑奇異果,就被老闆罵了,老闆有點兇地說:「不准碰,這裡不是超級市場!」。不過,因為市場的蔬果真的很便宜(例如:2公斤香蕉1歐;1公斤番茄0.5歐;大部分的蔬果至少是超市的八折價),即便只能全盤接收,依然划算,所以我還是比較喜歡在菜市場買菜。

如果真的碰到很誇張的爛菜爛果,還是可以挑出來,叫老闆換別的給你。也有些攤販,通常是印度人的大攤販,會讓客人自己挑。基本上就觀察別人怎麼買菜,跟著做就沒問題了。服飾、鞋子、日用品的攤販形式就跟台灣傳統市集一模一樣,沒什麼特別的。

和台灣沒有什麼差異的另一點是「塑膠袋用量」。雖然這裡有些攤販會用紙袋,但最後還是會用塑膠袋打包,因此最後還是會用不少塑膠袋。環保這個議題,大家都要再加油呢。我會重複使用最大的塑膠袋,斯洛伐克室友更厲害,她連小塑膠袋都會重複利用,甚至不拿最大的塑膠袋,而是自備環保袋。

菜市場大約會在下午兩點結束,攤販們會直接把紙箱、木箱,甚至是賣相不好的蔬果直接丟在空地上,之後會有清潔隊來整理。在攤販離去和清潔隊到來之間,有些人會去撿那些被丟棄的蔬果。我自己沒有實際體驗過,但室友學姊有次剛好在那段時間經過市場,就看到一些人在撿食蔬果,她就湊過去看,有人還告訴她要怎麼挑水果,最後她撿了一顆鳳梨、一盒草莓、幾根香蕉回家,原本有人告訴她可以撿更多,但她已扛不回家,只好拒絕。而那些水果其實吃起來味道都還不錯,這讓我想到食物浪費的問題,我們到底需要甚麼呢?(有興趣關注此議題,可以看看「空屋筆記-免費的自由」,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oteinruin/  Blog:http://noteinruin.blogspot.tw/)

 

我的菜市場經驗

剛到米蘭一個月左右,義大利室友跟我們提起每週三社區附近有蔬果市集,每週五附近的地鐵站也有。當週五我就前往菜市場,展開第一次的菜市場冒險。那時我義大利文很差(雖然現在也沒多好,但要買的蔬果名字差不多都知道要怎麼說了),也搞不太清楚狀況,花了大約五分鐘將市場從頭走到尾後,最後挑了一家人滿多的攤販,跟著排隊。

現在回想起來滿好笑的,我將蔬果的義大利文打在手機上,拿給老闆看,接著用很破的義大利文說數字。最後好像買了五根櫛瓜、七顆番茄之類的,會特別提起這個,是因為這裡的菜市場買東西基本上都是一公斤起跳,當時老闆聽到我的要求,應該頗傻眼,但感謝他沒有罵我或為難我,還是照我的要求幫我結帳。有次去市場要買半公斤的茄子,老闆當場笑出來,還跟我重複確認,最後有順利買到啦,不過被推銷了半公斤的青花菜。另外一次是要買半公斤的菇,老闆說他們不賣半公斤,最後只好買了一公斤。

第二次逛市場則是去朋友家附近的菜市場(Mercato settimanale PAPINIANO),那個市場的規模大得多,長度是兩個街區,每一區都有兩大排攤販,快速地走過每一攤,就必須花十五分鐘左右,商品的價格也比我們家附近得更便宜。

之後,找到文章一開頭的米蘭菜市場全攻略網址,發現中央車站附近每周二、六也有市場(Mercato settimanale BENEDETTO MARCELLO)。逛了一次之後,整個驚為天人,市場規模更大,綿延三個街區,大概需要二十幾分鐘才走得完,攤販種類更多,蔬果、服飾等商品價格也更便宜,尤其二手衣攤有時一件衣服不到1歐。自從發現了這個桃花源(?)之後,只要沒有其他行程,每周六我總是乖乖去市場報到。

或許是因為市場規模大,來逛的人多,攤販們也就賣力地拉生意。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兩家滿大都以便宜為賣點的蔬果攤,總是相隔不遠,店員都是年輕的男生,他們很常開玩笑似地互嗆,A攤喊出2公斤香蕉1歐,B攤馬上接著喊2公斤香蕉1歐,2公斤番茄1.6歐之類的,A攤聽完就會跟著繼續喊,場面頗熱鬧!

除了便宜之外,我喜歡去菜市場的原因是可以與人互動、練義大利文。當然,市場不是所有事情都很美好,像上面說過的,有時候蔬果品質沒有很好、被老闆冷言冷語對待、排隊結帳可能會等很久、可能會被騙(牌子上寫2公斤XX元,如果只買1公斤就超貴,或是XX元是半公斤或1個的價錢)。但也很常遇到讓人開心的事,像是買到便宜的服飾,還有跟可愛的老闆互動。有次去買菜,總共是0.5歐,但身上零錢不夠,只剩大鈔。我拿了5歐給他,並告訴他我零錢不夠,他問我總共有多少,我翻出所有零錢,總共不到0.4歐,他說這樣就好,並把菜拿給我。當下覺得小小感動,也更加確認比起很制式的機制,更喜歡富有彈性與互動的氛圍。

菜市場已是我在米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我在米蘭逛菜市場的次數比我從小到大在台灣逛的次數還多。搬新家之後,第一件事就是找附近的菜市場在哪、何時營業。現在每週期待的事之一就是去買菜,不得不在超市買菜時,還會覺得小小難過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生活 心情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C 的頭像
    YC

    YC分享

    Y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